六岁,有人问我,喜欢县城还是腊子口?我不假思索的说了腊子口,因为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记得小时候站在门前向远方眺望,麦田在四季中不断变换它的色彩,它们伴着落日余晖在微风吹拂下翩翩起舞掀起层层波浪,绵绵的轻柔和悠悠的麦香总会迎面扑来。院墙外是大片的果园和菜地,它们年年如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装扮了土地也让馋嘴的我大快朵颐。打麦场的啄木鸟总在每个清晨如约而至,像一位年轻的鼓手,停驻在瘦高的枯木上,用长喙击打树干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村里的老人总喜欢问我同样的问题,也许他们觉得我回到县城,便会被那个花花绿绿的新世界吸引,却不知我虽年幼,仍能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与温情。春花烂漫,蝉鸣阵阵,硕果累累,银装素裹。这些就像蒙太奇里的镜像,始终在我脑海交叉放映,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远去却更加鲜艳明丽。
十五岁,依旧有人问我,你喜欢呆在哪里,答案还是腊子口。因为我渐渐明白,喜欢一个地方无关物质与利益。喜欢只是因为那里有最深情的牵挂和最温暖的守候。生活的那个小村庄民风淳朴,与人和善。村民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亲同一家。小时候很贪玩,总是忘记回家,即便这样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因为在这里家家户户的大门都随时为需要的人敞开,到了饭点,一定会有关切的声音招呼我们吃饭,所以我和孩童时的玩伴们总是玩在哪里就在哪里就近解决,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回忆中那是个寒冷的冬日,大雪覆盖了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受阻,车上有一个表叔因为上山不小心摔断了腿,急于上县城寻医问诊,全村三十户人家的老老少少竟冒着大雪在黎明前就开辟出了一条车道,后来表叔的腿因为及时行医全愈了。我想那一天表叔的疼痛也一定被大家的爱心驱散了。现在想想,雪天开辟的那条路,是多么不易,以前回老家总是要绕过三座山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给通往村庄的这条道铺上油路,以报答村民的养育之恩。我若为僧,愿一生在此打坐,修生养性诵经祈福;我若为旅,愿变客为主长住于此,怡养性情;我若为商,愿为它增砖添瓦锦上添花;我若为官,愿将他打造成一片世外桃源,安民乐土。
2008年,十六岁,第一次出远门,有幸成为甘肃省青少年代表参加“北京奥运圆梦之旅”。来到首都,京城富丽堂皇,白天车水马龙,夜里霓虹闪烁,宏伟的建筑和四通八达的道路让人目不暇接。穿梭在钢筋水泥森林和玲琅满目的商品之间,看在历史长河中豪华壮丽、气势磅礴的紫禁城,爬千年的万里长城,游充满文化气息的京师大学堂,在天安门广场听着《义勇军进行曲》仰视冉冉升起的国旗让我不禁热泪盈眶。然而你若问我,最爱哪里?我还是会说家乡。只是现在的家乡,不单单是腊子口,而是迭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城,一个景色怡人的小城,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暖小城。
十八岁出门求学,A城的冬天风太紧,寒气刺骨,想念小城。A城的路人太冷漠,问路总被拒绝,想念小城。A城的语速格外快,听不太懂,想念小城。A城的商人太狡猾,总是上当,想念小城。A城的夏天太炎热,汗流浃背,想念小城。A城的老师对待学生分门别类,自己总被忽视,想念小城。为何总是想念,因为迭部就是由几十个像腊子口那样的村庄组成,城里有热心的路人,有可爱的小孩,有慈祥的老人,有好客的商人,有上进的青年。无论你是新客还是旧友这里总有秀美的山水,善良的人们为你等待。如果你渴望蓝天,这里有耸入云霄的扎尕那,让你觉得离天很近。如果你缅怀历史,这里有着名的腊子口战役遗址,栈道、一线天、纪念碑和记录完备的纪念馆可以让你再一次重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险,感受红色景区的魅力。如果你想亲近自然,这里有建在田野、树林、江畔的度假山庄,可以让你清凉一夏。如果你想骑行探险,这里有最弯曲的山路和原始森林,让你骑乐无穷。如果你想勘探采集,这里有丰富的植被和矿产资源,这里曾被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称为“植物王国”,是他心中的伊甸园。如果在高原你怕缺氧,那么在迭部你会醉氧,这里没有雾霾,出门也不用担心pm,可以尽情呼吸这满眼的芬芳,会不会觉得奢侈。这就是我钟爱的迭部,传说中神仙用大拇指摁开的地方。
十九岁考入大学,所有的节假日无一例外,最爱回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朋友间互相联系都是迫切的想回小城。讲起发生在小城的故事,总是格外激动。曾经追逐嬉戏的校园、背书打闹的滨河路和吹着风晒太阳的白龙江畔,谁都不曾忘却,时光荏苒记忆犹新。如此眷恋这里不仅因为有家人和朋友的温情,更因为这是一座安逸的小城,空气中不会始终弥漫汽车尾气的污浊,蔬菜水果不用担心化工厂带来的污染,不用因为交通不畅而烦躁,不用因为民族冲突而不安。我的童年是绿色的,大口呼吸的清新空气,从树上摘下就送进嘴里的新鲜水果,还有这满目的苍翠风景。善良虔诚的人们心怀信仰,用爱无声为小城代言,蓝天白云下印着人们幸福的身影。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说“小城虽小,有爱则大。”每次开学最高兴的事就是提着大包小包将家乡的特产送给老师和同学们,苹果、梨、核桃、石榴、蜂蜜、蕨麻猪肉、青稞酒、蕨菜、羊肚菌,看着他们羡慕又开心的表情我都会悄然欣喜,那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自豪,那是作为迭部人的骄傲。这里是大漠孤烟直的北方,山城里却独有小江南的情调。这里是藏民族的聚居地,山城却兼容着多元文化的发展。
2014年,二十三岁,大学毕业。校园里各种招聘会,老师问我将来的打算,我坚定的说回迭部。他是我的恩师,一位仁慈的学者,几番谈话对我的回答略带遗憾,他希望我有更广阔的天地去打拼。他对我说,迭部的人和迭部的山水一样秀美。大学里的闺蜜来自省城,却对迭部情有独钟。我以为我痴迷的乡恋是从小对家乡养成的依赖,现在才明白原来是迭部这块圣洁的土地培育了一群热情善良的迭部人,他们走到哪里都带着迭部精神,让来过这里的人都有着深深的归属感,让没来过这里的人因为他们,对这里有了更美好的期待。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梦想也扎根在这里。我的爱在这里,情在这里,未来的蓝图起草在这里。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我想我愿意努力成为迭部的名片,用行动为迭部代言,让更多人看到迭部的好,我们为迭部骄傲着,也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迭部的骄傲。如果岁月是一首温婉长情的恋歌曲尽有时,那我对家乡的爱则是虎头山下源远流长的白龙江水,滚滚不尽。(何梅,迭部洛大人,曾被团州委唯一选送参加2008年全国青少年“圆梦奥运”活动并与萨玛兰奇合影留念)
|